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员工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会判刑吗?
一,会的,只要符合相应的判刑条件,就会判刑,这和当事人是否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无关。
二,立案标准:
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有没有涉嫌下面内容三种情形中的一种:
1,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是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二、我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公司扣我培训费,违反了劳动法那条?
公司有和你签订“培训服务协议”吗?协议上有规定违约金吗?这个培训费是专项支出给你去培训的吗? 如果都没有,离职不需要支付培训费。
另外,公司没有与你签合同,你可以要求赔偿未签劳动合同期限的双倍工资,最高11个月。
三、公司与司机怎样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与司机可以签订不定时职业制的劳动合同。由于司机的职业特点需要经常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有出车任务,而平时没有出车任务时又很清闲,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没有任务时无事做,有任务时不分时刻的出车,因此与司机签订不定时的劳动合同,有助于合理的调配司机的职业时刻。
四、怎样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确定双方的权益和职责。双方应明确职业内容、职业地点、职业时刻、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条款。
接着,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如邮件或正式的劳动合同文件,将协商好的条款写明并签字确认。在签订合同之前,建议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签订合同后,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并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难题。
五、自己开公司,怎样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正常签订就可以,特别注意如果已经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不要超过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员工可以要求你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没有模板可以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一份固定版本的劳动合同,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对薪资结构、作息时刻、合同期限和试用期期限、还有职业地点等内容修改。
六、我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没有产假合法吗?
女职工依法有享受三期的权利,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受到法律保护,一般劳动合同上确实不约定,但这并不影响妇女享受产假待遇,公司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不代表公司可以不履行法律义务。
七、与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再回母公司么?
与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可以再回母公司职业的。劳动者与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再想婚姻部公司职业的话,需要与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接着再回到母公司职业。当然,如果劳动者在子公司存在的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再去母公司职业也是可以的。
八、公司解散员工怎样赔偿,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解散员工应按照员工的职业年限来进行赔付,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按自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起双倍赔偿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职业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九、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样证明在公司职业过?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或者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都可以证明在公司职业的经历。谈话录音有证据的效力。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近 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 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职业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的赔偿如下:
1、虽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没签劳动合同,但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由于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除依法承担赔偿职责外,同时还要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给予行政处罚等等。
3、法律规定,单位必须要在用工关系建立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初次入职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要是在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辞退该员工的话,则按照规定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往往是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的职业年限来支付的。
若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则可按照下列法条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然而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职业时刻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刻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刻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